close

想買腳架的念頭已經出現很久了,
因為打算去看日全食,才真正下定決心動手。
基於我的財力薄弱,又不太能背重的東西,容易腰酸背痛,
所以想找又輕又小又能負重又耐用又便宜的腳架。

當然這是天方夜譚,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在預算、腳架重量、腳架負重能力三者能取得平衡下,
想辦法找到C/P值最高的。

一開始看上的是Joby Gorillapod SLR-Zoom
長得像章魚一樣的東西,和傳統腳架差很多,
但是聽說這支腳架用久了會垂頭,也有纏不緊的可能性,
所以還是另尋目標。

多方比較後,找到三支很類似的腳架,感覺都很不錯:

1. SLIK Sprint Pro II 3 Way
最便宜,負重2~3公斤,三向雲台。
三向雲台我比較熟悉,可是三支觸角很佔空間。

2. Slik Sprint Pro II GM
重量最輕,收納起來最短,負重約2公斤,球形雲台。
球形雲台我沒用過,不太清楚操作起來是怎樣。

3. SLIK Sprint Pro EZ
最貴,負重約2~3公斤,收納起來最長,三向雲台,
單桿式好像比較好操作和收納。

SLIK Sprint Pro EZ 因為收起來的大小比較長、又比較重,
所以第一個淘汰,畢竟是兩公斤級的腳架,
穩定度不會差太多,還是以輕便為重。

至於另外兩支,主要差別就是雲台,
據說穩定性是三向比較高,但方便性和調整速度則是球型比較好,
基於「兩公斤級的腳架穩定度不會差太多」的相同的理由,
還是選輕便的Slik Sprint Pro II GM 就好,
因為差兩三百克,一天背下來可能就差很多了,
反正球形雲台的操作,只是適應上的問題。


決定目標後立刻行動,到建國路去把腳架拎回家。


IMG_0935.JPG

腳架的紙盒裡面有腳架、很陽春的背袋和說明書。
腳架重量940g,縮長47mm,金屬材質,
球形雲台和快拆板

IMG_0939.JPG IMG_0941.JPG

IMG_0945.JPG 

腳架有四節,最大伸展高度1615mm,比我還高!
第四節還滿細的,如果把第四節收起來,
不只可以增加穩定性,也比較適合我的身高。

IMG_0944.JPG 

中柱可倒插,方便拿來翻拍。

IMG_0946.JPG

 

另一個絕活:劈腿。
方便拍低角度的東西,如果把中柱拔掉,還可以更短,
最低操作高度是170mm

IMG_0947.JPG

IMG_0948.JPG

架上大P(Pentax *istDS)看看!


IMG_0949.JPG 

實際用的感覺,這支腳架雖然長相纖弱,穩定性倒是挺好的,
至少用大P加上18-55mm的kit鏡,沒有垂頭的現象,
而且只要熟練球型雲台,就會覺得很好操作。
金屬材質和鐵灰色的顏色看來頗有質感,
扳扣式的鎖扣收放也很容易,
除了比我高這點讓人傷心外,確實是C/P值很高的腳架,
很適合旅行的時候帶,尤其是出國不想帶太重時。

 

同場加映:Pentax KM 底片機械式單眼相機

因為太懷念機械式底片單眼相機,忍不住在Y拍標了一台Pentax老相機,
暱稱老P。

老P和我的第一台單眼很像,長這樣↓

IMGP1070.JPG 

機械式手動單眼底片機,PK接環,
雖然體積比大P小,重量卻是重的多。

賣家用郵局的箱子寄來。

IMGP1065.JPG 

一打開箱子,裡面塞滿滿的。

IMGP1067.JPG

把相機挖出來!

IMGP1068.JPG

IMGP1069.JPG 



選這台相機一方面因為它和我的第一台機械式單眼很像,
同樣都是P家的,令人懷念,
一方面也是因為現在的DSLR也是P家,
找對鏡頭的話,老P和大P可以共用鏡頭。

現在的問題是,我還沒錢買鏡頭,目標是先找一支廣角鏡給老P用,
希望能快點有機會帶老P出去玩。


好想要一台K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wood 的頭像
    greenwood

    綠林寮

    greenw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